•  栏目 研究型文章

黑悟空启航: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与对策研究——以山西大同为视角

作者

摘要

本文聚焦于山西大同地区依托《黑神话:悟空》推动产业转型这一案例,深入剖析背后的经济发展逻辑与机遇,并探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与对策。通过对中等收入陷阱理论的阐述,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从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等多维度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同时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自2006年世界银行提出“中等收入陷阱”概念以来,众多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轨迹渐渐验证了这一概念的现实性。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已经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现如今正处于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国家的关键节点。从国际经验来看,拉美等地区的部分国家长期深陷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停滞、社会矛盾丛生,其中如巴西、阿根廷这两个拉美国家,他们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其人均GDP长期停滞在1万美元左右;而日本、韩国等则成功跨越,他们自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期,其人均GDP已从1.2万美元增长至2.3万美元,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产业的高端化转型。

在此背景下,山西大同因游戏《黑神话:悟空》意外走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样本。大同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城市,长期依赖煤炭产业,经济结构单一,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而《黑神话:悟空》的爆火,使得大同丰富的古建筑文化资源得以展现,引发了文旅产业的热潮,为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深入研究大同如何借助这一机遇实现经济的新突破,不仅对大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为中国其他地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和启示,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

1.2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等多种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相关文献,明确研究的理论基础;深入剖析山西大同借助《黑神话:悟空》发展文旅产业的具体实践,总结经验与教训;运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影响大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路径[1]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宏观的国家发展战略与微观的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以一个具体的有代表性的城市为切入点,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2]

2 中等收入陷阱理论概述

2.1 中等收入陷阱的定义与内涵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难以实现向高收入水平的跨越,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水平区间。其内涵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停滞,还涉及产业结构升级困难、收入分配不均、社会矛盾激化等多方面问题。在中等收入阶段,传统的增长模式逐渐失效,而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形成,导致经济发展陷入困境[3]

2.2 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特征

1.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增速明显下降,难以维持之前的高速增长态势,投资回报率降低,资本形成速度减缓。

2.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低端化,过度依赖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劣势地位,缺乏核心竞争力,服务业发展滞后,无法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3.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基尼系数较高,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不足,导致内需不振,经济增长缺乏可持续性。同时,收入分配不均也会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4.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人才短缺,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难以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对国外技术依赖程度较高。

2.3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分析

1.发展模式转型失败。在中等收入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逐渐枯竭,过度依赖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而产业升级又面临技术、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制约,难以实现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型。

2.技术创新瓶颈。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企业创新意愿不强,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同时,教育和培训体系不能满足科技创新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导致技术创新能力受限。

3.社会矛盾激化。收入分配不均、就业困难、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频频引发社会矛盾,影响投资者信心和经济发展大环境。政府在应对社会矛盾时,如果政策制定不当,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困境。

4.国际经济环境不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等收入国家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和贸易壁垒,以及来自低收入国家的低成本竞争,国际市场空间受到挤压。

3 《黑神话:悟空》文旅热潮概述

3.1 《黑神话:悟空》游戏概述

《黑神话:悟空》是一款由游戏科学公司历经多年精心打造的国产3A游戏,于2024年8月20日正式上线,一经上线便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轰动。该游戏以中国经典神话故事《西游记》为背景,凭借其精美的画面、丰富的剧情、创新的玩法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玩家。游戏对中式古建筑的精细还原堪称一绝,通过先进的3D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为玩家带来了沉浸式的游戏体验,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4-6]

3.2 大同古建筑成为游戏取景地的背景与原因

大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建筑资源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变迁,使其成为多种文化交融的汇聚地,留下了众多风格各异的古建筑。云冈石窟、悬空寺、善化寺、华严寺、永安寺和觉山寺这些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价值,成为《黑神话:悟空》游戏取景的理想之地[7]

3.3 文旅热潮的具体表现与数据支撑

《黑神话:悟空》上线后,大同文旅热度急剧攀升。携程发布的《2025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春节期间,大同热度飙升,预订订单同比增长约4倍 ,主要客源地涵盖上海、北京、成都、广州等全国各地。从2024年1-11月的数据来看,大同市平城区三家A级景区华严寺、善化寺、大同古城墙共接待游客397.6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62.33%,实现门票收入7785.37万元,同比2023年增长184.28%。大同的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也迎来了新发展机遇,酒店入住率大幅提高,特色美食受到游客青睐。此外,同博文创、佛小伴、冰箱贴等300余种文创产品成为文旅消费新宠,进一步推动了大同文旅经济的繁荣。

4 山西大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启示

4.1 产业转型与升级

长期以来,大同经济高度依赖煤炭产业,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面临较大难题。随着文旅产业的兴起,大同的产业结构逐渐得到优化。文旅产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涉及旅游、餐饮、住宿、交通、文创等多个领域,其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了服务业比重的提升。

4.2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各地都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大同借助《黑神话:悟空》对古建筑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为其他地区提供了范例。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各地应充分认识到文化资源的价值,深入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自然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将文化元素融入到产业发展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大同“游戏+文旅”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展示了产业融合对经济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打破传统产业之间的界限与距离,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协同创新。

4.3 创新驱动发展

《黑神话:悟空》的爆火为大同文旅产业带来了创新发展的契机。一方面,游戏与文旅的跨界融合,开创了“游戏+文旅”的全新发展模式。通过将游戏中的虚拟场景与大同的现实景点相结合,推出游戏同款旅游线路和互动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了新颖独特的旅游体验,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另一方面,文旅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

4.4 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大同文旅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与周边地区进行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努力加强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与承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通过区域协同发展,可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共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8]

5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与对策建议

5.1 宏观政策层面

在财政政策方面,加大对科技创新、文化产业、教育等领域的投入占比,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产业政策方面,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产业政策,引导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集聚。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9]

5.2 文化产业发展层面

制定国家层面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明确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完善文化市场法律法规,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5.3 科技创新层面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鼓励企业开展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10]

5.4 区域协调发展层面

加强区域规划和政策引导,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定位,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推动产业转移与承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强区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解决区域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完善区域利益共享和补偿机制,促进区域之间的公平发展,实现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共同繁荣。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与对策研究,以山西大同为视角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进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具备诸多优势和机遇。产业转型与升级、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科技创新驱动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是山西大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路径。从国家层面来看,需要在宏观政策、文化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6.2 研究展望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探讨,丰富研究方法和视角。在实践方面,需要持续跟踪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进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同时,加强对不同地区的案例研究,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发展路径,促进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 参考文献
  • [1]陈彬.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状、挑战及对策研究[J].中国物价,2024,(01):108-112.
  • [2]中等收入陷阱[J].行政科学论坛,2023,10(09):32.
  • [3]刘海英,田方钰,刘达禹.中等收入陷阱与中等收入阶段:兼论中国实现后发赶超的路径突破[J].当代财经,2024,(02):11-28.
  • [4]张炜、妥璟旖.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与预期走弱三重压力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再解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3,39(03):52-67.
  • [5]田月.后发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因素[D].华东政法大学,2023.
  • [6]薛桐.阿根廷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以经济模式演变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晋阳学刊,2023,(01):125-131.
  • [7]吴笛.消费结构升级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吗?——基于域外国家的实证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2,43(11):68-72.
  • [8]林卡、季梦婕、蒋闰润.新征程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反思与中国道路探析[J].社会发展研究,2022,9(04):1-19+242.
  • [9]卞靖,陈曦.人口大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主要挑战及经验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22,(05):64-67.
  • [10]王俊.共同富裕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2,(02):43-45+62.

如何引用

张珂婧, 杨诗奕, 杨炆桀, & 李子恒. (2025). 黑悟空启航: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与对策研究——以山西大同为视角. 经济管理前沿, 1(1), 41–44. 取读于 从 http://www.sci-open.net/index.php/FEM/article/view/213
下载引用

参考

陈彬.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状、挑战及对策研究[J].中国物价,2024,(01):108-112.

中等收入陷阱[J].行政科学论坛,2023,10(09):32.

刘海英,田方钰,刘达禹.中等收入陷阱与中等收入阶段:兼论中国实现后发赶超的路径突破[J].当代财经,2024,(02):11-28.

张炜、妥璟旖.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与预期走弱三重压力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再解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3,39(03):52-67.

田月.后发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因素[D].华东政法大学,2023.

薛桐.阿根廷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以经济模式演变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晋阳学刊,2023,(01):125-131.

吴笛.消费结构升级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吗?——基于域外国家的实证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2,43(11):68-72.

林卡、季梦婕、蒋闰润.新征程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反思与中国道路探析[J].社会发展研究,2022,9(04):1-19+242.

卞靖,陈曦.人口大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主要挑战及经验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22,(05):64-67.

王俊.共同富裕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2,(02):43-45+62.

作者简介

  • sci-open@163.com
    湖北经济学院 , 中国
  • sci-open@163.com
    湖北经济学院 , 中国
  • sci-open@163.com
    湖北经济学院 , 中国
  • sci-open@163.com
    湖北经济学院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