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 研究性文章

nZVI去除铜绿微囊藻效果及机制研究

作者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 中国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 中国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 中国

摘要

蓝藻治理的常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物理法成本高,能耗大,通常适用于大规模蓝藻水华爆发;化学法会产生消毒副产物,存在二次污染;生物法通常见效慢、耗时且效率低下、制约因素多。鉴于目前对蓝藻水华的控制效果不稳定,运行成本高,以及溶藻后可能引发的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研发一种nZVI去除蓝藻的方法对推动我国水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

Huisman J, Codd G A, Paerl H W, et al. Cyanobacterial blooms[J].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18, 16(8), 47148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3年12月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EB/OL].2024.01.25, .

Kim M, Shin B, Lee J, Yoon P H, Park W. Culture-independent and culture-dependent analyses of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in the phycosphere of cyanobloom-forming Microcystis aeruginosa[J].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9(1), 20416.

Le M S, Sotton B, Huet H, Duval C, Paris A, et al. Physiological effects caused by microcystin-producing and non-microcystin producing Microcystis aeruginosa on medaka fish: A proteomic and metabolomic study on liver[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8, 234, 523-537.

王菲凤,张天芳,孙启元等.水中微囊藻毒素-LR的光化学氧化降解与减毒研究进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9(05),104-116.

作者简介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 中国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 中国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