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 研究性文章

输变电工程钢管桩施工技术实践

作者

摘要

文章以中国铁塔上海分公司浦东新区分公司2023年新浦铁芳芯杆新建铁塔项目为例,探究其施工活动中钢管桩技术实践情况,根据分析结果来看,该技术的应用主要涉及制桩、运桩、压桩以及现场验收等环节。施工单位需结合项目实况,严格把控每一施工环节,以便能够保障施工质量,为工程后续开展提供保障。

前言

钢管桩作为电力工程中常见的支撑结构,主要作用是支撑、固定架空线路的电杆,保障输变电工程安全、稳定地运行。根据钢管桩施工技术在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来看,想要提高其应用质量,施工单位需要从工艺流程入手,严格把控每个施工环节,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确保该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应用[1]

1.输变电工程钢管桩施工技术实践背景

本工程为中国铁塔上海分公司浦东新区分公司2023年新浦铁芳芯杆新建项目,拟采用桩径大于610mm的螺旋钢管桩,其作用主要是从公网引电到铁塔公司的杆站机房。针对本工程特点,拟安排三一SY365H型压桩机进行该工程的施工,采用一次性压入式施工工艺。该机械设备目前在该类施工项目中相对比较安全、高效、稳定,能确保钢管桩工程的顺利施工,制作室外机柜基础1座,砌筑手井1座。

2.输变电工程钢管桩施工技术实践

本站位于镇中心路和五星村中心河桥西北侧绿化带,靠近河道。河边为健身步行带,基础修筑牢固,周围为村民私有地,选址位置有限,考虑到选址位置距离河边4m以上,且地勘情况良好,本期拟在绿化空地中建站。施工前,需要对现场情况进行摸排确认,确保施工不会影响原有河堤结构后方可施工。施工期间,在施工区域内做好围挡,文明施工[2]。基坑开挖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基坑监测,时刻注意边坡的稳定性,发现边坡有渗水、裂缝、滑动等不良现象,应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安装挡土板。严禁施工人员在沟坑内休息,基坑周边1m范围内严禁堆放重物,以防塌方。压桩吊塔时注意周边环境,调整机械摆放位置,起重机械采用50T进行吊桩,支角需采用钢板铺垫,打桩前确定位置后方可施工[3]。吊车在靠近河边工作时,应与沟坑、河边保持距离,以防塌方造成吊车倾倒。具体实践如下。

2.1施工准备

(1)设备准备: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如下所示。

序号 施工机械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土机 0.4 1 挖土
2 自卸汽车 5T/8T 1 土方运输
3 砼振动器 1 砼振捣
4 振动棒 φ50mm,6m 1 砼振捣
5 交流电焊机 BX1-300 1 焊接
6 发电机 6kw 1 交流供电
7 游标卡尺 2 钢管桩厚度
8 水准仪 2 基础水平
9 经纬仪 2 钢管桩垂直度
10 打桩机 365型 1 压桩施工
11 吊车 50T 1 配合压桩施工
12 中型客车 金杯7座 1 质量检查
Table 1.

(2)人员准备:现场管理1名,质量技术员1名,安全员1名,焊工1名,电工1名,普工1名;当任务紧急或有突发情况时,施工单位将加大施工人员力量,根据建设方对工期的要求增加调拨人手,确保工程如期完成。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会根据项目需求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施工人员参与培训后需通过考核方可进入施工第一线,考核不成功需再次培训,直至考核通过为止,保障施工人员专业素养。

(3)地质勘察:在施工之前做好地质勘察工作,获取地方地层剖面数据,包括岩土层分布、地下水位、地基承载力等。同时根据地质勘察所获取的地质数据,制定专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明确桩长、直径、入土深度等关键施工参数。

2.2施工工艺流程

Figure 1.

图1钢管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3制桩及出厂检验

钢管采购应为螺旋焊管或无缝钢管,材质为Q235B,各规格材料应备有材料质保书,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有关钢管规格偏差要求如下表所示。钢管桩采用热浸锌防腐,镀锌表面不允许有毛刺、露铁和多余结块等缺陷。镀层厚度不低于86μm,镀层应与基本金属结合牢固。

表2钢管规格偏差要求表

偏差名称 允许偏差 说明
钢管外周长 ±0.5%周长,且不大于10mm测量外周长 /
管端椭圆度 ±0.5%直径,且不大于5mm 两端互相垂直的直径之差
管端平整度 2mm /
管端平面倾斜 小于0.5%直径,且不大于4mm /
桩长 +300,-0.0mm /
弯曲矢高 不大于桩长的0.1%,并不得大于30mm /
注:所有管桩经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Table 2.

如上,钢管规格需满足上表要求,若在现场抽查钢管规格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检查同批次构件情况,避免不合规材料流入施工现场。

2.4运桩及现场验收

钢管桩出厂时,首先要确保其符合项目需求,做好出厂验收工作,其规格需满足表2。最后,使用起吊设备吊装钢管桩。施工人员需事先对钢管桩两端设置保护措施,确保桩身质量,避免在吊装过程中对其造成损害。水平运输钢管桩时,要保障桩身始终平稳、平衡,运输过程无大震动,并且在装卸过程中无任何拖拽桩体的现象。

完成上述运输工作后,需要在施工现场对钢管桩进行合理堆放,根据施工场地布局,选择堆放场地,要求堆放区域要平整、密实,并且排水通畅,避免在雨水天气因排水不畅导致桩体受损。最后,钢管桩堆放支点要合理,桩身两侧需使用木塞固定,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滚动现象,所有钢管桩堆放层数要少于4层,避免层数过多导致底层钢管桩受压过大发生形变现象,影响钢管桩后期使用[4]

2.5测放桩位及对中调直

(1)压桩施工时的桩位对点误差应控制在设计图纸以内

(2)在桩架正侧面安装经纬仪开展校正垂直工作,重点围绕桩管与桩架导向杆进行调正,空打2m后再次实施垂直校正,待校正完毕后进入打桩施工环节。

2.6压桩

压桩前,应将桩坑内的水、杂物抽取、清理干净。探针必须按梅花形进行钎探,确保坑底无障碍物。打桩机应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随后安装螺丝螺帽、桩顶保护构件。打桩前,桩顶必须设置保护构件,避免上法兰板损坏变形,使用螺丝、螺帽,按图纸要求一一对应装进桩顶保护构件内,用长扳手多次拧紧,确保不松脱。

压桩施工主要分为静压法与锤击法两种工艺,根据该建设项目地质条件与施工环境需求,选择使用静压法进行压桩。压桩之前进行定位放线操作,使用全站仪精确定位桩位,将误差控制在5cm以内,为保证压桩过程的安全稳定性,可在液压静压桩机底部铺设水平钢板底座。同时需保证桩身的垂直度,正式施工之前在上下两节安装双重导向架,并采用激光垂直仪对桩身垂直度进行实时监测,将偏差控制在1%以内。

做好上述工作后起吊钢管桩,固定好吊装工具并捆绑好桩管上的卡扣保护构件,随后启动吊装设备开始吊装工作,按照设计要求确保桩管与打桩位置精准对照,匀速下降开始打桩。当桩端插入土中后,微微启动压桩油缸,当桩入50cm时根据观测到的桩身倾斜情况指挥桩机驾驶员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保证桩在压入过程中不倾斜。采取分段压桩施工方法,将钢管桩分段长度控制在6m以内,在长度过长的情况下需提前切割,除了当桩入50cm时观测桩身垂直情况外,在钢管桩分段压入之后也需及时检查垂直度,在确保无偏差的情况下开始下一段压桩施工。压桩应连续进行,当压桩达到设计标高后,终止压桩。压桩结束之后,进行接桩与终压,将分段钢管桩进行焊接,通常采用双面埋弧焊的方式,焊缝高度≥6mm,冷却时间≥15分钟。压桩终压应遵循相关标准,连续3次压力波动≤10%即判定为终压,总沉降量应小于设计要求。

此外,压桩施工中还需注意以下要点。

在压桩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桩身高度垂直,在正式插桩前需要利用桩架导杆做好调直工作,最后在桩进档后,将钢管桩慢慢放下。在锤击过程中,要保障锤击部位处于桩体中心,避免锤击方向出现偏差。

在压桩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做好观测作业,一旦发现桩身角度异常,桩身出现移动现象,要及时告知相关作业人员,停止压桩作业,将其调整后,保障桩身垂直度满足项目要求方可继续施工。在正式开工前还需要与区域监理进行沟通,利用小卷尺测量送桩器的送桩深度。此过程需配备专人记录,随后施工员根据记录数据进行换算,施工水准仪对压桩作业进行抽查。

(3)起重机吊桩时,应先吊离地面20cm-50cm,检查制动器的可靠性和牢固性,确认可靠后,方可继续起吊。

(4)在压桩过程中如果出现桩身裂缝、断裂,压桩过程中桩位位移发生变化,送桩深度阻力较大等,应立即停止施工,将监理单位、设计院、甲方集合,相互沟通商量对策,解决问题后方可继续施工[5]

(5)需有效控制压桩参数。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应将压桩速度控制在0.2-0.5m/s之内,压桩过快则可能导致土体裂开,影响压桩效果与施工安全。全程监测压桩压力,依靠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并记录压力曲线,在压力突然升高的情况下停止施工进行检查。桩管持续进入地面的过程中,如发生倾斜或贯入压力增大,同时桩锤出现起跳问题,需及时停止施工,并检查施工设备运行情况与地质变化情况,以上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由桩身断裂、遇较硬土层与大块坚硬障碍物等。若为土质变化问题,比如土质变为密实砂层、碎石土、岩溶区等硬质地层,则需切换为锤击法进行施工。

(6)压桩时主机、吊机要协同动作。主机作压桩动作时,必须确保喂桩吊机同时送绳。

(7)单根桩施工完成后续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用木板等安全防护用品遮盖洞口,以防人员坠落。待桩全部沉桩完毕之后及时回填粘土将桩心填实。

3.输变电工程钢管桩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做好施工前地质勘察与设计优化工作,地质勘察决定了压桩施工工艺的选用,尤其针对软+硬质土层,更应确保实现勘察精细化。采用地质雷达+钻探结合的勘察方法,查明软土层分布、地下水位及岩面标高,明确桩端持力层位置,同时应分析参数敏感性,针对淤泥质黏土(N值<10)或砂层(N值>20)分别制定压桩参数,如桩长、分段长度、终压标准。在施工操作中,压力监测的沉降曲线解析至关重要,对于该工程的软黏土层来说,应控制压桩速度保持在0.2-0.3m/s,压力波动≤10%即终压,在压力超过设计值50%的情况下,可暂停压桩并采用注浆预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钢管桩施工技术在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压桩环节是该技术应用的重中之重,施工单位除了要做好准备工作外,要严格把控压桩环节,确保其符合项目要求,完成压桩作业后要做好竣工验收工作,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确保输变电工程建设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 表1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
  • [1]谭国良,纪哲.钢管桩同步主动受力转换施工技术在地下空间拓展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24,31(11):116-119.
  • [2]赵香山.顶管工程中PC工法组合钢管桩关键技术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4,(11):225-228+33-34.
  • [3]贾晋龙.膨胀土和高填方段注浆钢管桩施工工艺[J].四川水泥,2022,(07):142-144.
  • [4]张小兵,石磊.微型钢管桩在大厚度黄土地区的承载性能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 2023, 40(1):91-96.
  • [5]胡小林,杨桦,高华迪.探究微型钢管桩施工工艺[J].四川建筑,2024,44(05):244-246..
  • 作者介绍:金奕坚(1987.08.12),男,汉,本科学士,上海市,一级建造师,研究方向(电机及输变电系统)

参考

谭国良,纪哲.钢管桩同步主动受力转换施工技术在地下空间拓展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24,31(11):116-119.

赵香山.顶管工程中PC工法组合钢管桩关键技术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4,(11):225-228+33-34.

贾晋龙.膨胀土和高填方段注浆钢管桩施工工艺[J].四川水泥,2022,(07):142-144.

张小兵,石磊.微型钢管桩在大厚度黄土地区的承载性能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 2023, 40(1):91-96.

胡小林,杨桦,高华迪.探究微型钢管桩施工工艺[J].四川建筑,2024,44(05):244-24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