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 研究性文章

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的策略

作者

  • 扶余市扶兴农垦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

摘要

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特别的重要,通过有效的实施不仅能促进村镇可持续的发展,还能维护生态平衡。所以在今后深入的研究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策略具有主要的意义,当前面临着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二是做好土地利用规划,注重对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三是全面推广种植技术,注重耕地生态保护。四是制定经济补偿机制,设立专项资金,调动社会的力量。通过上述这些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措施,提升耕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乡村振兴。

引言

土地作为村镇发展的重要资源,承载着农业生产重任,而耕地是其中的主要部分,也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促进村镇经济发展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主要基础。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镇耕地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耕地保护形势较为严峻。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从多方面入手做好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耕地的质量,保障国家粮食的安全,维护耕地系统的完整性,实现生态平衡。

1 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1.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根基,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会影响到我国粮食安全。我国人口多,对粮食的需求比较大,而村镇作为粮食的主要生产区之一,其耕地面积会关系到粮食质量。但通过有效落实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策略,一方面,为粮食生产提供土地,确保粮食自给自足,避免对外依赖,强化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减少出现土地退化问题的概率,保障国家粮食的安全。

1.2 促进村镇经济可持续发展

做好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这项工作,有利于促进村镇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整个村镇经济中,农业是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而耕地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这时进行耕地保护这项工作,不仅能稳定农业生产,还能确保农产品持续供应,维持农业在村镇经济中的地位;然后,在村镇土地管理中,实施耕地保护这项工作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科学规划,提升耕地的利用率,完善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促进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在整体上推动村镇经济发展;最后,良好的耕地资源吸引产业投资,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为村镇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活力。

1.3 维护生态平衡

在维持生态平衡这方面,耕地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不管是耕地中的土壤要素,还是耕地中植被和水体等要素相互作用,能形成生态系统。通过耕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并在植被光合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缓解温室效应。与此同时,耕地土壤具有非常多的功能,如保水功能和净化功能,可以涵养水源,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达到对净化雨水和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目的,确保水资源质量。除此之外,耕地为动植物提供繁衍这一主要场所,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组成部分。落实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措施,不仅能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还能维护生态平衡。

1.4 传承农耕文化

耕地承载着重要农耕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活动不断的开展,在耕地文化这方面,农民创造了含有传统耕作方式和农业节气文化以及农作物种植文化等独特的农耕文化,这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价值。村镇土地管理中保护耕地作为传承保护耕地的重要载体,农耕文化也是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资源,除了能为村镇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以外,对村镇可持续发展还具有重要意义。

2 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的策略

2.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相关部门要想做好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这项工作,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应注重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1]。首先,针对村镇土地管理这项工作,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耕地保护的要求,严格的处罚非法占用和破坏耕地这种行为,并设置罚款的额度。对于农村基地和设施农业用地等一些较为特殊情况,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促使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这项工作能有法有依的去实施。比如在这方面对农村宅地的审批程序和面积标准,要详细的去规定;然后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监督机制[2]。必要的情况下,打造专门的耕地保护巡查队伍,由该队伍定期的巡查监管耕地保护这项工作。这样如果出现非法占用的现象,还能够及时的发现并解决。与此同时,也要有效监督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工作实施的情况,确保部门和工作能履行好自身的工作职责,将耕地保护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最后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在这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发放宣传料等多种宣传方式,向农民宣传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帮助农民给予充分的了解,促使农民在今后能严格遵循。

2.2 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和布局

1.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具体在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编制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不仅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情况,还应根据村镇自然条件,并明确耕地和建设用地以及生态用地等土地布局[3]。同时,注重对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避免建设用地总量超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在对建设用地具体审批的过程当中,加大审查力度,对项目用地的合理性全面进行审查,事先的应用存量土地,避免对耕地大面积的应用。

2.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全面管理村镇建设用地,注重对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并在对建设用地审批的过程当中,做好对项目用地合理性审查工作,事先的使用存量土地。相关部门也应意识到土地集约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并鼓励村镇大力的开展,确保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提升土地利用率[4]。利用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和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等重要的方式,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表1: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指标

类型 规划指标(平方公里)
土地资源保护 耕地保有量 26.88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20
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建设用地总规模 10004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87
清退建设用地规模 58
土地综合利用 城市更新用地规模 30
(其中:拆除重建规模) 12.5
土地整备用地规模 50
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59
Table 1.

2.3 制定村镇土地利用管理机制

从村镇的角度上来看,针对土地管理这项工作,需要根据当前工作实施的情况专门成立一个部门,并加大监督力度,对土地利用政策执行的情况全面监督,在合理划分土地管理任务,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将土地管理任务在每名工作人员身上落实。制定土地使用年检制度,大力的审查村镇耕地使用具体情况,保障耕地利用与规划的具体要求完善相符。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的发展和应用,为有效的实施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这项工作,村镇可应用互联网打造现代化土地信息管理系统,并打造专门的信息数据库,在利用数字化管理的方式全面管理村镇土地资源[5]。必要的情况下,实时监控土地位置和利用现状等土地资源。

也可利用GIS技术和实景三维技术以及智能化监测、分析技术。第一GIS技术的运用。可通过这项技术动态化监测土地使用的情况,避免出现占用耕地的现象。第二实景三维技术应用。利用无人机和卫星遥感等先进手段对高精度的耕地数据进行采集,在发挥自动化处理技术的优势,运用这项技术实时更新实景三维模型,达到三维可视化监测目的。根据时间序列数据,对质量变化趋势做出相应分析,在做好对保护措施效果的评估。通过模型分析预测水土流失和盐碱化等耕地灾害风险,为以后的预防提供重要依据[6]。第三智能化监测和分析技术的应用。智能问答引擎: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语义解析和智能检索能力,实现对随问随答的智慧中枢的构建。这时在自然语言提问下,工作人员能及时的得到一些权威信息。如政策解读和技术规范以及常见问题解答等。智感地图分析:共同应用人工智能和地理信息系统,构建“语音+可视化”的智能交互模式,这时对于用户而言,只要通过语音指令就能尽快的将区域耕地红线数据调取到。智算统计中枢:借助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和模型推演能力,再加上耕地数据的训练,实现对耕地保护分析智能体的构建,就能精准分析耕地保护现状等重要指标。也应公开土地申请和审批标准以及土地审批流程、结果等,增强审批过程的透明度,进而对土地审批的各个环节,促使村镇居民能充分的了解,并对土地管理更加信任。

Figure 1.

图1:耕地保护措施

    2.4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

    首先实施耕地管理提升工程。在这方面要有效落实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以及节水灌溉等措施,使得灌溉条件得到改善,强化耕地产出能力。比如,引进有机肥施用和秸秆还田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并大力的推广,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目的。同时,构建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利用多种监测方式全面监测耕地质量,通过监测了解耕地质量变化情况,以确保耕地质量;然后,对于优良品种和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科学种植技术,大力的推广,确保农作物的质量,避免造成耕地污染。鼓励农民在平时多关注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并大力的开展,以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比如,运用林下经济模式,实现农业综合效益;最后注重耕地生态保护。在这方面要做好水土流失治理和土地沙化防治工作,通过这些工作达到保护耕地生态环境目的。比如,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入手,针对该地区实施植树造林工作,防止发生水土流失。也要保护耕地周边生态系统,强化生态服务功能,为耕地保护提供生态环境支撑。

    2.5 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

    第一设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这项工作离不开对资金的使用。所以在这方面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土壤改良和节水灌溉项目以及耕地保护项目,确保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制定经济补偿机制。因为该机制能对由于保护耕地造成经济损失的居民做出相应补偿,从而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经济性。但在这补偿这方面,可利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多种补偿方式。比如对运用生态农业模式的农民给予税收减免等补偿,以激发农民参与保护耕地工作的热情。第三调动社会力量。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通过多种形式向耕地保护项目提供大力的支持,如捐赠和投资等。引导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耕地保护引导和管理中,合法合规的开展耕地保护项目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是一项主要的任务,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意识到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基础。同时,面对城镇化的进程的加快和耕地资源的挤压,需要建立多维度的耕地保护体系,并利用智能化监测手段和先进的技术,提高耕地保护的精准性。通过这些策略,达到耕地保护的目标,促进村镇可持续的发展。未来持续的优化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策略,推动土地制度改革,通过科技创新赋能耕地资源的利用,提升耕地资源利用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张宝君.加强耕地永久保护利用夯实农垦高质量发展根基[J].中国农垦,2024,(12):5-7.

    [2]张兰.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与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11):112-114.

    [3]黄文山,梁继清,杜成信.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J].今日国土,2024,(10):24-26.

    [4]李孟楠.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的策略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10):109-111.

    [5]林晓菲,汪洋,王寸婷.耕地保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测绘,2024,47(04):70-73.

    [6]何俊锋.加强耕地保护的技术与政策措施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4,(07):7-8.

    作者简介:倪垂森,1966年7月,男,汉,吉林省扶余市国营伊家店农场,专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或从事工作:分管农业(农业、林业、水利|、土地、农机、工程项目申报等)

    参考

    张宝君.加强耕地永久保护利用夯实农垦高质量发展根基[J].中国农垦,2024,(12):5-7.

    张兰.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与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11):112-114.

    黄文山,梁继清,杜成信.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J].今日国土,2024,(10):24-26.

    李孟楠.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的策略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10):109-111.

    林晓菲,汪洋,王寸婷.耕地保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测绘,2024,47(04):70-73.

    何俊锋.加强耕地保护的技术与政策措施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4,(07):7-8.

    作者简介

    • 扶余市扶兴农垦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