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 文章

初中思政教育渗透“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的创新路径分析

作者

摘要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初中思政教育也应当不断创新、深化和发展,以更好地渗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本文结合实际,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法等对初中思政教育渗透“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的意义及具体途径展开分析探究,提出几点建议,认为可以从多角度出发,对初中思政教育进行创新,以期推动此项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引言

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方案强调:“全面推进‘大思政课’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1】。红色革命精神与工匠精神在价值理念、内涵效能等多个维度同频共振、同条共贯。目前大学教育中融入“红色基因”教学思想已经被普遍接受和认可,因此中学思政教育也应当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意义,弘扬“红色基因”,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1初中思政教育中渗透“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的意义

1.1引领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中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通过对“红色基因”的学习,使初中生对革命先烈的伟大成就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其奋斗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进行深入效仿【2。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1.2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灵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3。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战略目标,激励着广大中学生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与发展之中。通过对“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思想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自觉投身于祖国的建设、社会的发展。

1.3增强学生的担当精神和创新能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4。“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思想传递给学生的思想是在学习、工作、社会实践中主动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使同学们能培养承担责任的意识,敢于正视问题与难题,运用创造性的思维与实践能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1.4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强调“不懈奋斗”,这就需要初中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社会的责任感【5。通过对“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使学生对现在幸福生活有更多的了解,对团队精神有更多的领悟。在“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注重以集体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初中思政教育中渗透“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是初中思政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思政教育的始终,体现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2.1初中思政教育中渗透“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的现状

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发展根基,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为全党所公认,为全党所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入“红色基因”教育化势在必行。“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思想是对中国优秀文化进行继承与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集中表现,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6。“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思想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支强大的力量。

目前在初中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开展班会议题或者文化活动,活动主要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展开,以此实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渗透。

具体如结合九年级第三单元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组织策划“传承发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享受幸福美好生活”的主题活动,要求学生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展开议题,对“红色基因”思想进行分析。

班级可以分为小组,让每一个小组准备一个主题演讲,每个小组的主题演讲都需要紧扣“红色基因”思想这一主题。通过主题演讲的方式,介绍“红色基因”思想的含义和主要内容。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同学们认识和思考新时代“红色基因”思想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应该如何把新思想贯彻到生活中。推荐优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和经典作品,引导同学们积极学习借鉴,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感。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积极参与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为创造美好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开展这样的主题活动,使学生对新时代“红色基因”主题思想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理解。通过班会、团体主题演讲等多种方式,将新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班级的凝聚力,从而提升学校教育成效。

2.2初中思政教育中渗透“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思政教育中渗透“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确实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以下是从可借鉴经验少和学生参与度不高两方面进行的分析:

1.可借鉴经验较少

由于“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育理念,因此在初中思政教学中融入此思想进行教学的成熟案例较少,可借鉴的模式有限【7。由于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文化资源分布存在差异性,因此红色教育的实施很难统一保准。除此之外,目前红色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及实施路径还处于探索阶段,规范化的教学方式尚在总结中,“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应用于初中思政课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路径需要继续摸索。

2.学生参与度不高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学生参与“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的程度不够。主要问题在于初中生对此思想的接触较少,认知程度不足,且在现代智能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接触更多的是网络文化和流行文化,对于传统红色文化的兴趣和了解程度有限。此外,由于此文化的传承及教学本身还存在缺陷,因此以创新性和互动性方面有限,导致学生参与意愿不高。所以如何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提升学生参与度是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

3.初中思政教育中渗透“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的创新路径

针对目前初中思政教育渗透“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的两方面问题,其创新路径也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3.1深入学习现有成功案例

在讲解和授课中教师可以引入“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的实践案例,加深学生对新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能力。例如在讲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战略时,教师就可引入闽西红色文化的案例。

闽西地区是我国比较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这些资源为初中思政教育课程提供较好的实践案例。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教学渗透“红色基因”教育,增强思政教育的课堂氛围。

其一,进行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学。闽西地区的学校在进行初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当地英雄实际,缅怀革命先烈,让学生对革命精神有更深入地理解,同时通过现场参观等方式,加强参与程度,体验式教学更能体现教学效果。通过组织学生研学让学生亲身体验革命先烈的切实体验,如通过访问相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更好的理解初中思政课程中的相关内容。

其二,进行红色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学校通过举办关于红色文化的校园活动,比如红色文化节等,提倡全校互动,通过只是竞赛、课程体系改革、文艺表演等多种形成宣传“红色基因”主题思想,让闽西文化中的红色精神进行传递。给初中思政课教学提供教学案例。

其三,定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三下乡”等活动,让学生服务于社会,体验传承红色基因的乐趣和好处,同时通过是师资队伍的完善和培养,树立一支“红色小分队”,带领学生学习红色支持,践行红色行为,传递红色精神,提升教师思政水平的同时,让学生对此课程产生浓厚兴趣。

其四,推广思政示范课程。闽西地区相关学校开展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如龙岩市55节思政示范课被评为福建省百堂示范课,通过示范引领,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对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表扬激励。对表现优秀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表扬激励,调动其积极性,同时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其五,有效利用相应红色党建工作资源。闽西地区教育部门将党建思政工作的相关内容和方式应用到红色教育的推广教学中来,通过建立红色文化信息资源库挖掘不同的红色资源信息,形成教学案例,在初中思政课中进行案例应用,提高学生思政课“红色基因”主题教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上述的时间活动,闽西地区的“红色基因”主题思想较好地融入到了当地初中思政课教学中,其他学校也可以借鉴这种经验,运用本地特色红色文化场所等塑造独有的红色基因,再应用到教学中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鼓励学生加入校内团体或者志愿服务活动

在日常教育中,学校与教师可通过引导或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团体或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方式,实现对“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的渗透。

如在讲授“融入社会,肩负使命”这一单元,学校与教师可为学生组织策划名为“传递红色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增强初中生对“红色基因”思想的理解和实践。同时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传递温暖,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活动内容如下。

活动一:为社区老人提供关怀。初中生可以通过传承红色精神中的合作理念,成立义工团体,定期走访社区内的独居老人或留守老人,与他们交谈,开展文化活动,播放音乐、歌唱、朗诵等,用温馨与关怀填满他们的寂寞。

活动二:手牵手,关心有困难的孩子。初中生通过传承“红色基因”的关爱精神,组织到残疾人福利院或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通过互动游戏、手工制作、绘画等方式,让孩子们互相理解,建立友谊,建立自信和自尊。

活动三:环境保护。初中生通过学习“红色基因”中的奋斗精神,学会珍惜当下生活。学生可组成环保义工,到社区,公园,河滩,清扫垃圾,植树,美化环境,进行环保教育。借助此类活动在学生中开展环境保护、责任意识的教育活动。也可鼓励学生进入社区、乡镇等向他人宣传环保知识与环保理念,大家一同建设美丽环境。这种活动既能让环保理念深入学生心中,又能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活动四:出售爱心。为弘扬“红色基因”传递的爱心精神。初中生可举办慈善义卖,把义卖所得款项捐给贫困山区儿童、民工子弟等。透过义卖,同学们可以亲手制作手工艺品及食品,感悟劳动的意义,同时藉由义卖提升对社会的关怀与关怀。同时学校也可鼓励或组织学生开展无偿捐献活动,将闲置的书本、文具、衣物等通过正规途径捐给有需要的人,这样既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心,让学生明白自己对社会的价值。

在这样的志愿服务中,学生们可以把“红色基因”的主题思想付诸实践,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社会,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奉献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公民7】

4 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基因”主题思想在当代初中思政课教学中渗透的意义较大,不仅能够调动初中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思政学习的兴趣和其他各科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弘扬红色文化作为社会教育的主题在初中思政教育中应有更深入的体现。为此,学校与教师应调整教学内容设计,于思政教育中引进“红色基因”主题思想,并通过理论讲解、主题议会、志愿活动等多种方式方式渗透这一思想,引领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为全社会的德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高焕,王磊强.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创新性对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15):46-48.

[2]张小楠,向东.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今传媒,2024,32(04):145-148.

[3]郑竹君.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24,(03):17-18.

[4]闫军基.初中思政课程渗透红色基因教育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3,(29):67-69.

[5]管顺凰.初中思政课教学中强化党史教育的路径探析[J].华夏教师,2022,(05):83-84.

[6]周锦辉.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6):35-36.

[7]马春梅.统编教材视域下的思政与语文融合教学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2):141-142.

如何引用

参考

高焕,王磊强.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创新性对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15):46-48.

张小楠,向东.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今传媒,2024,32(04):145-148.

郑竹君.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24,(03):17-18.

闫军基.初中思政课程渗透红色基因教育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3,(29):67-69.

管顺凰.初中思政课教学中强化党史教育的路径探析[J].华夏教师,2022,(05):83-84.

周锦辉.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6):35-36.

马春梅.统编教材视域下的思政与语文融合教学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2):141-14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