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 研究性论文

数字化赋能背景下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深化研究

作者

摘要

党的二十大将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面临着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纪律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深刻重塑党的纪律建设体系、运行机制与治理效能。本文在系统梳理新时代纪律建设发展内涵与要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数字化赋能对纪律教育、监督执纪、制度执行等环节的深远影响,提出要加强数字化在纪律教育精准化、监督执纪高效化、执纪执法协同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破解纪律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提升纪律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为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的长期执政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1 党的纪律建设的战略意义与时代要求

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贯彻执行的重要保障。纪律严明不仅关系到党的形象、威信和执政基础,而且直接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加强纪律建设,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永葆生机活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支撑。

党的二十大对加强纪律建设作出系统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中反复强调纪律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特别是要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要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体制机制,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切实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提供坚强纪律保障[1]

2 党的纪律建设的主要举措与阶段性成效

2.1 强化理论武装与政治监督,筑牢思想防线

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持续推进理论武装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专题学习等多种形式,推动党员干部全面系统掌握党的纪律要求,不断增强纪律自觉。同时,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的政治监督,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突出问题,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2]

2.2 完善纪律惩处机制,提升执纪问责效能

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持续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规依纪严肃查处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形成有力震慑。推进“一岗双责”制度落实,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权责明确、运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责任体系。通过明确问责情形、细化追责标准,推动问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效遏制了腐败滋生蔓延势头,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3]

2.3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纪律建设的重要支撑。各级党组织通过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典型案例通报等多种方式,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强化党性修养和道德操守,增强拒腐防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严守党纪国法,树立风清气正、廉洁自律的良好党风,为全党营造崇廉尚实、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提供了坚强保障。

通过一系列有力有效的纪律建设举措,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巩固,党的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日益紧密。这些积极成效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4]

3 数字化党建的实践创新与纪律建设现代化转型

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新形势下,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党的纪律建设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党内教育、监督、执纪、问责等多个环节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变革着党的纪律建设体系、运行机制和治理模式,为全面提升纪律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水平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推动纪律建设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3.1 构建全流程、多元化的纪律教育数字平台,夯实思想根基

各级党组织依托信息技术平台,构建集教育培训、知识测试、场景模拟、在线互动、智能反馈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员纪律教育系统。平台整合最新党章党规、条例制度、政策解读与典型案例,动态更新学习资源库;创新开展情景化、沉浸式学习体验,提升党员对纪律规定的理解深度与实践应用能力;配套设置纪律知识测试模块与数据智能分析,实现因材施教、动态反馈、分层分类管理,不断提升纪律教育科学化水平。

3.2 开发全方位、智能化的监督执纪系统,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监督执纪作为纪律建设的重要环节,亟需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关口前移、精准发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智能监督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为建模等技术优势,推进纪律监督由传统静态监督向动态实时监督转型。系统通过全面采集党员领导干部在公务接待、用权用人、公款使用、网络行为、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多维行为数据,实时开展数据关联分析与行为异常识别,形成精准化风险画像和早期预警机制[5]

当系统检测到行为模式偏离纪律规范阈值时,自动触发预警程序,及时推送风险信息至相关纪检部门,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最大限度防范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同时,智能系统还能根据纪律风险发展趋势和监督重点动态调整监督策略,有效提升监督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推动监督执纪工作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切实提升党内监督整体治理能力。

3.3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增强纪律审查的透明度与群众监督力度

纪律审查过程的规范性与透明度直接影响着纪律执行的权威性和群众信任度。数字化手段的运用,有效打通了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双向互动通道。通过构建纪律审查数字公示系统,对纪律审查的立案、调查、审理、问责、整改全过程进行规范公开,在确保涉密信息安全前提下适度披露处理流程、违纪事实、问责决定等内容,主动接受党内外监督,增强执纪问责工作的公信力和震慑力[6]

此外,数字化平台还同步开通群众监督举报、在线反馈、实时跟踪等功能,推动监督力量广泛动员、多元融合,使群众监督成为纪律监督的重要补充力量,形成纪法协同、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监督执纪工作格局,为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4 数字化党建对党的纪律建设的深远影响与长远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提升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数字化党建作为新时代党建创新的重要方向,已不仅仅在纪律教育与监督执纪环节实现工具层面的优化,更在组织治理逻辑、纪律监督机制、党内政治生态等深层次领域发挥着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深远影响,成为引领新时代纪律建设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战略动能[7]

4.1 实现纪律教育的广覆盖、全时空贯通与常态化开展

纪律教育是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纪律建设的首要环节。长期以来,受限于组织资源分布、时间空间条件及管理半径等客观制约,纪律教育存在普及面有限、频次不足、内容滞后等短板。数字化教育平台的兴起,有效打破了时空壁垒,实现了纪律教育随时随地、按需学习、动态更新的高效机制,构建起覆盖全体党员、全时空贯通、全生命周期的纪律学习新格局。每一名党员干部均可在任意场景下及时学习最新党章党规与中央精神,大大提升了纪律教育的规范性、普遍性与持续性,推动纪律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为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观念提供了有力思想支撑。

4.2 推动纪律教育精准化供给与个性化学习新模式

纪律教育内容庞杂、政策更新迅速、党员个体学习能力与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数字化平台充分借助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算法、智能学习引擎等先进技术,动态追踪党员学习轨迹与学习效果,科学识别其在纪律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盲点漏洞与履职短板,有针对性地生成个性化学习清单与能力提升路径,实现分层分类、靶向施教、因材施训。通过智能化教育推送机制,精准匹配学习内容与学习对象,提升了纪律教育的有效供给能力与吸引力,增强了党员干部学习纪律的内生动力与行动自觉,切实防止了教育工作“一刀切”、“一锅煮”与低效反复等问题,不断推动纪律学习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4.3 重塑监督执纪体系运行逻辑,前移监督关口与动态防控风险

纪律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一环,也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数字化赋能监督执纪工作,推动监督执纪从静态抽查、事后追责向动态跟踪、风险前置、精准识别转变。通过智能监督系统的行为建模、风险画像、实时比对与自学习能力,形成了监督执纪“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早纠偏”的良性治理闭环。系统能够实时追踪纪律风险走势,动态调整监督维度与策略,有效破解了传统监督工作存在的碎片化、滞后性、盲区死角等顽疾,大幅提升了监督执纪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前瞻化水平,使党内监督更加精准有力、日常有效、常态长效。

4.4 提升纪律执行公信力,构建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融合新格局

纪律执行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不仅依赖于执纪本身的刚性,还需通过监督公开与民主参与机制的健全来加以保障。借助数字化纪律审查平台,纪律审查工作流程实现全链条数字留痕、标准化操作与适度公开。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审查程序、问责决定、整改情况适时公示,既增强了党内监督透明度,也拓展了群众有序参与监督的渠道与深度,形成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组织监督与社会监督互为补充、协同发力的监督新格局。党员干部对党纪国法的敬畏感与责任感进一步增强,纪律建设的群众基础和政治认同日益巩固,为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和广泛动能[8]

5 结语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宏伟蓝图,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纪律建设始终居于基础性、战略性、保障性地位。数字化赋能为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撑和创新空间,成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和提升党的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突破口。

面向新征程,要进一步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纪律建设各环节,持续健全以数字化支撑的纪律教育、监督执纪、问责惩处、风险防控等体系,推动纪律建设实现制度化、智能化、精准化跃升;要加强数字治理伦理与纪律制度相协调,防止数字化在监督执纪中可能出现的技术滥用、治理失序问题,确保权力运行始终在纪律红线和制度轨道内规范有序;要充分释放数字技术赋能全面从严治党的放大效应、叠加效应和倍增效应,不断厚植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内生动力,为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纪律支撑和治理动能。

项目课题:本文系2024年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思政教育工作品牌项目《重塑新时代教育数字化 , “融慧贯通”思政育人》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阚道远.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J].红旗文稿,2024,(09):14-18+1.

[2]王定毅.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J].学习月刊,2022,(07):21-24.

[3]张浩.从严抓好党的纪律建设[J].红旗文稿,2024,(08):9-13+1.

[4]冯新舟.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基本路径[J].理论视野,2024,(04):83-89.

[5]王帅静.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3,(13):22-24.

[6]张文闻.新时代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决策探索(下),2021,(08):36-38.

[7]李怡霖,赵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智慧党建研究——以党员“云积分智慧管理系统为例.现代企业文化.2022(27)

[8]李鑫.高校数字化党建工作创新研究——评《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探》.中国科技论文.2020,15(09

参考

阚道远.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J].红旗文稿,2024,(09):14-18+1.

王定毅.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J].学习月刊,2022,(07):21-24.

张浩.从严抓好党的纪律建设[J].红旗文稿,2024,(08):9-13+1.

冯新舟.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基本路径[J].理论视野,2024,(04):83-89.

王帅静.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3,(13):22-24.

张文闻.新时代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决策探索(下),2021,(08):36-38.

李怡霖,赵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智慧党建研究——以党员“云积分智慧管理系统为例.现代企业文化.2022(27)

李鑫.高校数字化党建工作创新研究——评《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探》.中国科技论文.2020,15(09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