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实践中的落实研究
摘要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旨在探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小学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这些核心素养。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结合具体案例,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教学策略,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 引言
核心素养不仅仅是公民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相当一部分教师开始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于进步。语文学科作为传承文化、启迪智慧、塑造人格的重要学科,其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备受关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探讨其在小学教学实践中的落实路径。
2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2.1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它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有效的表达和交流。这包括识字写字、阅读理解、口语表达、 书面表达等多个方面。
2.2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这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2.3 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独特之处。它要求学生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同时能够进行文学创作,表达自 己的情感和思想。
2.4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层次要求。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语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3.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培养,学生可以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得到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关键能力时,教师将教师将语文能力的内容与能力的培养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等。在这样的教 学氛围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小学生可以学到语文的基本技能,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小学生会发现并真正体 会到语文的魅力。这将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1]。
3.2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教育当中,教学质量的提升显得更加的重要,在语文课上教师需要大量的板书以及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课下进行大量的抄写、读写,长期处于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没有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反而对知识照搬硬套。而当引入“ 以人为本 ”的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后,多种方法得以运用,使小学语文课堂摆脱了机械化的模式,将图像以及音频应用于课堂当中,让教师将精力更多的放在语文更为深层次的教学当中[2]。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3 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教育不断地进行革新,对于教师的能力也有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地进行革新,顺应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关注教育政策的革新,将教学与教育的发展联
系起来,将新思想、新观念都积极地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在核心素养观念的发展下,语文教师需要将语文和语文核心素养联系起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方式,让学生真正的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将语文核心素养 落实到底,真正做的教育育人的作用。
4 目前小学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
4.1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实施了一些变革,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现行的教育和教学体系没有打破传统的"学习"界限。一些教师深受传统 教学观念的影响,难以接受新的教学方式[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没有那么简单。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依旧坚持着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语文的学习就是对于教材内容的呈现于模仿。他们认为语文学习只是默读默写,不注重课堂上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习困难重重。这是因为他们无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导致学习困难。
4.2 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没有积极性,就会导致语文教学质量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填鸭式的语言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习质量。语言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而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4]。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目标知识给学生机械的灌输知识,学生知识机械式的吸收知识,导致课堂上只是语文老师的表演,并没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在教学过程,小学语文的授课内容缺乏趣味,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没有积极性,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另外,教师只针对课本以内的知识进行讲解,忽视了课程以外知识的教学,不能真正的体现文学 的魅力所在。
4.3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在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当代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花费了更大的精力。当过分重视语言掌握的同时,就缺失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育的开始,教师就重视知识的习得。教师在开始制定学习目标时,重视对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却没有在学习目标中体现出来。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知识点进行教学。教师没有训练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5]。
5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实践中的落实路径
5.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教师应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融入有趣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手段,将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魅力。例如,在教授《静夜思》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月夜景色,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思乡之情。
5.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 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解决问题[6]。例如,在教授《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草船借箭的原因和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5.3 拓展阅读,丰富积累
拓展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推荐优秀读物、组织阅读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文化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摘录好词好句、撰写读书笔记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积极利用网络语文课文信息,整理收集,丰富学生的阅读学习经验,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对同一作者或同一类型的文章有更多的了解。让他们在课堂上接触和阅读经典文本的同时,了解更多相同作者或相同类型的文本,从而落实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阅读各种文本的同时,掌握特殊的语言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
5.4 实践活动,提升能力
实践活动是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等[7]。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后续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在教学课文《金色的鱼钩》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解读课文情节,进行话剧演绎。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学生表演者都 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也是彼此表演的旁观者。虽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表演,但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对比,即观察对比。他们应观察他人的表演与自己的表演之间的差异,并提出优化他人表演和自己表演的策略。他们既要制定优化策略,也要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表现,以实现整体提高。例如,老班长对党、对革命、对人民的忠诚,学生的发言往往不够严谨。在分享经验时,学生要敢于纠正别人发言中的错误,反思自己的发言,达到双方面的提高。
5.5 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可以通过整合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创新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程序展示教学内容,并通过网络资源拓展教学素材。同时,教师还能借助技术手段开展在线教学和远程辅导,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学习支持。作为微课程,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理解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使用丰富且高效的技术教学资源,可以确保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教学形式。这使学生能够获得现代化的语文学习体验,并在微课程中接触到新颖的教学内容[8]。
6 案例分析
6.1 乌鲁木齐市光明小学的诗歌教学案例
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光明学校成功举办了一场以“诗意生活,润养心灵”为主题的诗歌展示会,这不仅是一场文学的盛宴,更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实践。
活动筹备初期,学校便明确了目标:通过诗歌这一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为此,学校特别邀请了知名诗人和文学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与魅力,同时鼓励学生们自己动手创作,将心中的感悟与想象化为笔下的诗篇。展示会当天,整个校园沉浸在一片诗意的海洋中。学生们身着传统服饰,或独自朗诵,或小组合演,将一首首经典诗歌与自创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从唐诗宋词的古典韵味到现代诗歌的自由奔放,学生们用声音和情感搭建起了一座座通往文学殿堂的桥梁。他们的朗诵时而激昂澎湃,时而温柔细腻,展现了极高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学生们在准备和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与热爱,还学会了如何将个人的情感与经历融入到文学创作中。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2 哈密市 A 小学的阅读教学案例
在哈密市A小学的校园里,一场以“ 阅读,让心灵飞翔 ”为主题的阅读教学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深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点亮他们知识的灯塔。
学校首先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阅读环境,从图书馆的藏书更新到班级阅读角的精心布置,再到校园广播站每日的朗读分享,处处洋溢着浓厚的书香气息。同 时,学校还定期举办“ 阅读之星”评选、读书交流会、作家见面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互动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在教学方法上,老师们采用了多样化的策略。他们不仅注重课堂上的精读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与表达技巧,还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荐不同类型的书籍。此外,老师们还创新性地引入了数字化阅读资源,如电子书、有声书等,让学生在多元化的阅读体验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哈密市A小学的学生们在语文素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加流畅,能够准确地运用词汇和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得到了增强,能够快速抓住文章的主旨和细节,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更重要的是,他们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将阅读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这场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施,哈密市 A 小学成功地证明了阅读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他们情感交流、精神成长的重要载体。
结论与展望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是小学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任务。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拓展阅读、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融合等多种途径可以有效地落实这些核心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相信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将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贺照荣.立足课堂让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J].新课程(综合版),2019(09):36.
[2]金开艳.探究如何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落地生根[J].今天,2020(11):71-71
[3]张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与方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4(11):073-076
[4]李鮶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J].进展: 教学与科 研,2018(4):1.
[5]林小华.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0):330.
[6]黄伟明.试论如何培养初中语文语感及语文素养[J].俪人:教师,2015(18):281.
[7]刘秀.培养小学语文语感及语文素养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7(95):54.
[8]林玲玲.培养学生语感,提升语文素养[J].小作家选刊,2017(3):241-242.
作者简介:王思怡(2000年7月),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新疆,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如何引用
参考
贺照荣.立足课堂让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J].新课程(综合版),2019(09):36.
金开艳.探究如何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落地生根[J].今天,2020(11):71-71
张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与方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4(11):073-076
李鮶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J].进展: 教学与科 研,2018(4):1.
林小华.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0):330.
黄伟明.试论如何培养初中语文语感及语文素养[J].俪人:教师,2015(18):281.
刘秀.培养小学语文语感及语文素养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7(95):54.
林玲玲.培养学生语感,提升语文素养[J].小作家选刊,2017(3):241-242.
版权
未提供许可协议